教研资料
教研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组 - 教研资料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物理教研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2-14   浏览次数:106

一、指导思想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教研组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反思、个别指导等,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不断提升本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备课组要切实强化集体备课,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变革,为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提供保障。

  2.开展新教材研究,发展学生素养

  2.1关注情感的升华。要通过更新“生活 物理 社会”内容和增设“国 家工程”栏目,更多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伟大成就,展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卓越贡献,旨在立标杆、树榜样,赞颂自立自强精神、家国情怀风尚,鼓舞、激励同学们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要讲好中国 故事,彰显中国元素,提升教学的立意,强调科学态度与责任。

  2.2关注问题的细化。学习是发生与建构的认知过程,认识过程是指个体经由意识 活动而对事物产生认识与理解的心理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如何发生、发展? 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特别需要“是什么、为什么”问题的驱动,也需要 体验、探究活动经历。活动与问题要紧密联系,没有对现象的深入思考, 就不会产生感悟,更不可能获得有意义的认识。

  2.3关注知识的结构化。从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相统一的角度研究教材,是了解教材意图、决策教学的重要方面。当前,不少地方倡导大单元教学,其实无非就是要强调整体、系统的观念,避免碎片化。苏科版物理一直注重单元结构、内容梳理, 新教材则更加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落实。

  3.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深入进行聚焦核心素养的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实践研究,校本教研要聚焦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物理活动教学。

  重视学生经验的唤醒利用,倡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深度互动发现物理问题。其运行机制是:尊重学生经验,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沿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展开探究,经历初探、反思、再探、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自我建构,最后形成物理观念,促进经验生长。教学模式如图1、2。

  4.有效作业的设计研究

  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全程做好学科作业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将课上课下一体化拉通,对课堂、课后及假期作业做好统筹安排。

  课堂作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控制好数量和难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体现基础性、层次性和应用性,并能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体验感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习题训练、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课堂诊断作业,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行为。

  课后作业则是学生课内学习的补充与完善,是落实作业减负的主阵地。教师要基于学习目标,紧扣单元和课时所学核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准设计课后作业,并能不断创新作业的形式,尽量贴近生活,符合实际,设计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作业。

  假期作业则是利用周末,让学生开展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实践活动,力求以情境为载体,结合国家、地方、学校以及社区课程资源中的真实情境设计实践类作业,体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并以评价为导向,通过展示、评比等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作业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多样化学习与发展需求。

  5.重视跨学科实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跨学科实践教学相对于单一学科教学,更具综合性、开放性,教师要立足于物理课程内容,又要跨出物理学科。要处理好知识建构与知识应用的关系,跨学科实践应与其他主题教学一体化设计,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穿插在其他主题中进行。要处理好教师指导也学生自主的关系,既要有教师合理的指导,又要让学生自主实践、独立思考、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提升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实施跨学科实践教学要注意控制学生学业负担。

、工作目标

  1. 助力教师深入理解并践行新课程标准,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

  2.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3. 开展丰富的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物理成绩与综合素养。

三、工作重点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新课程标准学习研讨活动,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每月安排一次集中学习,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与变化,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要求教师自主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和专业期刊,每学期至少撰写1篇读书笔记或心得感悟并在组内交流分享,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

  2.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以单元重点课题为载体,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课后组织组内教师评课议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的优化,本学期计划开展1次。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每学期进行2次教案、听课记录检查,随机听课并及时反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师徒结对帮扶计划,为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通过听课、指导备课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教学观摩活动,积极争取外出学习机会,回校后进行二次培训与分享,扩大学习成果。

  4.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确定个人研究课题,围绕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学期末进行成果汇报与交流。定期组织教学论文撰写与交流活动,提高教师论文撰写水平,积极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各级评选。

  5.丰富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举办物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本学期举办2次校级竞赛。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科学探究能力,以小组为单位,每2周开展一次实验探究活动。

四、活动安排


五、工作安排


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20 苏ICP备18060956号 苏公网安备 32050902100724号
地址:吴江区震泽镇八都社区双板路11号  电话:0512-63875876  传真: 0512-63871876
本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wjbdzx@163.com   举报电话:0512-6387587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