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行走的思政课: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
行走的思政课: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
清明时节,松柏凝翠,山河肃穆。为深化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4月1日上午,八都学校第二党支部书记钮建国带领优秀少先队员前往震泽镇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活动,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教育基地,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缅怀·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烈士纪念碑前,师生列队肃立,献花默哀,向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致以崇高敬意。第二党支部书记钮建国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党的百年征程,讲述了刘胡兰、邱少云、方志敏等烈士的英勇事迹,并特别提到长眠于陵园的三位青年烈士。“他们与我们年龄相仿,却以生命照亮民族未来。”通过鲜活的党史故事,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先烈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
解码·红色基因的时代焕新
活动中,第二党支部书记钮建国以“半条被子”“两弹一星”等故事阐释红色基因的内涵,并链接新时代青年奋斗者的身影:平均年龄30余岁的嫦娥、天问、北斗团队勇攀科技高峰,90后、00后医护人员逆行抗疫一线,黄文秀将青春献给脱贫攻坚……“红色基因从未褪色,它就在我们每一次攻坚克难的选择中。”生动的案例让少先队员们领悟到,红色精神正以新的形式在新时代赓续。
传承·青春答卷的庄严承诺
“新时代少年该如何作答?”面对这一命题,第二党支部书记钮建国以清华烈士施滉的事迹激励学生:在价值选择的试炼中坚守真理,在“躺平”诱惑前保持奋斗。现场,少先队员代表带领全体宣誓:“强国有我,不负所托!”铿锵誓言回荡陵园,传递着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使命的坚定信念。
践行·行走课堂的深远意义
此次活动将思政教育从教室延伸至红色地标,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历史可感、精神可触。少先队员纷纷表示,要像先辈一样“用奋斗书写青春答卷”。未来,学校将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学思践悟,让红色血脉永续流淌。
烈士墓前的白菊会凋零,但精神的火炬永不熄灭。这场特殊的思政课,在少年心中埋下了信仰的种子,更点燃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壮志。
